在数字的背后,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:我国每年约有800-1000万次人工流产,其中25岁以下女性占47.5%,未育者比例高达49.7%,而重复流产率高达55.9%。这一串令人揪心的数字,揭示了育龄人群对生殖健康知识的缺乏和风险意识的薄弱。
面对这一严峻形势,规范化的PAC服务(即流产后关爱)显得尤为迫切。广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与广州市海珠区妇幼保健院携手,共同推进PAC项目的实施。PAC服务,不仅是一套标准化的人工流产后关怀流程,更是一份对女性生殖健康的深切关怀。
7月12日,广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的“医”心助“火”实践团,带着PAC服务项目走进了火岗村。他们的目标是减少流产对女性健康的影响,提高她们的健康意识,用专业知识为她们筑起一道保护屏障。
在火岗红色文化教育基地,一场主题为“你懂得如何正确避孕吗?”的知识宣教活动吸引了众多村民。尽管农忙时节,村民们依然放下手中的工作,带着求知的心参与到这场关乎女性健康的活动中。
实践团成员们以深入浅出的方式,向妇女们讲解了PAC项目建设的必要性,科普了人工流产的危害及术前术后的注意事项。他们详细介绍了宫内节育器、皮埋、紧急避孕药和避孕套等避孕方法,以及避孕失败的原因,从多角度分析了各种避孕方式的适用范围和作用机理。
活动现场,实践团成员还借助模型,生动演示了避孕套的正确使用方法,以一种寓教于乐的方式,让健康知识深入人心。起初,妇女们对“避孕”话题还有些羞涩,但随着活动的推进,她们的包容性逐渐增强,甚至主动提出自己日常生活中的困惑,实践团成员们也耐心地一一解答,将活动推向了高潮。
活动结束后,实践团为妇女们分发了女性日常卫生健康用品,并指导了正确使用方法。妇女们纷纷表示,这次活动不仅丰富了她们的保健知识,更纠正了过去的一些错误认知,让她们对避孕知识有了更深刻的理解。
女性的健康关系到每个家庭的幸福,为此,实践团将继续携手推进PAC服务,将专业优势与当地实际情况相结合,为乡村女性的健康事业贡献力量。关爱女性生殖健康,我们一直在行动!
文字|陶萌 戴思垚
排版|魏文豪 吴铭娜
摄影|刘垠星 刘俊良
初审|王雅慧
复审|黄惠斌 刘辉 付译瑶
终审|黄诚
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,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。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,请及时联系我们,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。:https://www.sxr.mxjcjw.com/6393.html